“中国钢铁看河北、河北钢铁看唐山”,1.2亿吨的年产能占据了全国的1/7强,也筑起了唐山“钢铁基地”的美誉。这里不仅拥有河钢、唐钢、京唐钢铁等大型国有钢铁企业,还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民营钢厂,唐山市一半以上的钢铁产量被民营钢厂占据。走在唐山的街道上,无论是远郊的丰润区,还是唐山港京唐港区,满载各类钢材的重型货车轰鸣而过,可以称得上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,去产能及环保限产等政策持续推进,临近年末,去产能任务执行情况即将进入验收期,而伴随冬季采暖季的来临,环保限产措施也逐步加码。证券时报记者于近日赴唐山市,就去产能及环保限产等问题展开了调研。
据了解,去产能方面,按照河北省的要求,唐山市到2017年底必须完成化解炼铁产能2800万吨、炼钢4000万吨任务;具体到2017年,全年需压减861万吨钢和933万吨铁。
环保限产方面,唐山市屡屡施策。例如,9月底,唐山市政府发出了《关于启动应急减排措施应对重污染天气过程的通知》,决定自9月25日零时起,在全市启动应急减排措施,具体措施包括全市钢铁企业球团竖炉、烧结机限产50%以及部分地区建筑施工工地一律停止土石方作业等;10月底,唐山市又发出通知,要求10月24日至27日全市钢铁企业采用湿法脱硫的烧结机、竖炉全部停产。
钢铁工业在唐山市的经济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,在去产能、环保限产等政策影响下,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城市,唐山正在探索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。
谈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城市产业转型问题时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向记者表示,由于唐山地处京津冀这一特殊区域,环境承载力有限,即使这里具备钢铁产业发展的优势,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发展。“完全依靠钢铁、建材等产业支撑经济是不行的,但是转型也需要很长的时间。”
“夹缝中求生存”
沿着唐山市丰润区唐丰路由北向南而行,燕南、冀东、曙光等钢材市场错落分布在道路两侧,站在市场外,不时可以看到一辆辆重型货车从这里驶进驶出,伴随着卷起的尘土;进入市场,钢贸企业一家挨着一家,有的门庭冷落,有的则不时传出机器的轰鸣。
经当地人介绍,唐山本地规模较大的钢贸商东坤物流坐落于此,无论是业务量还是钢材种类,东坤的优势都很明显。记者从东坤物流公司的介绍中看到,该公司常年库存在4万吨以上,年销售总额达15亿元以上,其中h型钢年销量达80万吨,是华北地区最大的h型钢销售基地。
打个形象的比喻,唐山地区就像一个综合的大型商场,集聚效应明显,不仅钢材种类齐全、而且价格有优势;因此,一些外地钢厂也会选择在唐山设立经销点或代理商,而如果换成别的城市,这种“外进再外销”的模式可能就很难行得通了。对于钢贸商而言,虽然没有价格主导优势这一“天时”,但是它们有商贾云集这个“地利”。
老李是一家钢贸公司的销售经理,以经销圆钢为主,他告诉记者,公司的圆钢基本上都是从外地调货,而非唐山本地钢厂生产,“和其它钢贸商不太一样,我们是从外地进钢材再往外销,进货渠道一般是凌源钢铁、邯钢以及安阳地区的钢厂,这得益于唐山钢铁基地的属性,地理位置比较好,向外辐射的面比较广。”
今年以来,钢材价格出现一轮上涨,去年还在盈亏平衡线下挣扎的钢厂效益出现转好;进入9月份,钢价出现小幅回落,但是仍处在相对高位,10月初,由于假期囤货等因素影响,钢价出现短时走高,之后也稳定在较高位。
然而,今年的好年景似乎并未让钢贸商们感到兴奋。
“我们员工就说,卖了好几百吨、几千吨,怎么也没看到钱啊!”一家钢贸商的业务员告诉记者,钢价上涨钢贸商也能跟着赚钱,但是如果钢价走跌,每卖一吨可能就要赔好几百,“跌价的时候又不能不卖,否则跌得越狠亏得越多。”钢贸行业的特性,决定了它的效益不能只看一时盈亏,必须将一年作为周期来算总账,才能看出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。
老李则认为,对于贸易商而言,今年的盈利状况不好源于终端需求的低迷。“对钢材需求量比较大的都是国家支持的基建项目,但是这些项目主要由钢厂直供,和贸易商关系不大;另外,今年房地产对钢材的需求是下滑趋势,小企业停工的也特别多,因此钢贸商能看到的需求量并不大。”
由于只能拿到钢厂剩余的一部分小单,老李更愿意将钢贸商的生意形容为“夹缝中求生存”。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公司一个月的业务量大概是2000吨,按照经销一吨钢材40-50元的差价,全年的毛利可以达到100万元左右,按照唐山地区月均3500元的工资,公司每年为10位员工支付的工资合计42万左右,再扣除一年3、4万元的场地租赁费,最后只剩40-50万元。“这40-50万还不都是能挣到的,钢材跌价期间还要赔钱。”
在获知记者是从北京来唐山后,一家当地钢厂总代的业务员小张迫不及待地询问,“听说北京下了冬季停工令,是真的还是假的?”在他看来,如果停工令坐实,业务量肯定会受到影响。“工地停工用不了这么多钢材,我们销量少了,挣得当然也少了。”
事实上,今年8月,天津宣布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间,天津市建成区内停止各类建设工程土石方作业、房屋拆迁(拆除)施工、水泥搅拌及浇筑等作业,停止道路工程、水利工程等土石方作业;9月,北京也宣布自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,停止各类道路工程、水利工程等土石方作业和房屋拆迁施工等。
记者注意到,广发证券对环保限产对钢铁供应做出的定量测算显示,基建和房地产工程土石方作业停工预计将影响采暖季单月钢材需求1.44%——6.84%;不过,从总量上看,“2 26”城市采暖季土石方作业停工造成钢材需求减少远小于“2 26”城市钢铁行业限产造成的供给收缩。
谈到今年的钢材供需形势,迟京东认为,国内钢材需求总体上比较平稳,没有大起大落;供给方面,由于去产能政策效果逐渐显现,钢材严重过剩的矛盾有所缓解,但是还没有达到供求完全平衡的水平。“总体上缓解了严重过剩,但并不是说不过剩,而且结构性问题可能还更突出了。”至于企业效益问题,迟京东认为,今年的行情让产业链上的各方基本都没有亏钱,无论是钢厂、钢贸商,还是电商平台都比较平稳。
效益回升下的隐忧
在老李看来,虽然钢贸商的利润没有从钢价上涨中获益太多,但是钢厂的利润却是实实在在的。这一点也能从钢铁上市公司的半年报中窥得一些线索,上半年,不少企业利润扭亏为盈,甚至上涨数倍,这也成为7、8月份钢铁上市公司股价上涨的导火索之一。
钢价的快速上涨,令“吨钢利润超过千元”的消息广泛传播。对此,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曾回应称,今年前7个月,钢协会员企业吨钢利润平均为179元,和社会上所流传的吨钢盈利千元差距甚大。迟京东也告诉记者,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,是由于未考虑环保成本以及钢厂将设备折旧压得很低等原因造成的。
位于丰润区的小屯曾经是唐山市民营钢铁产业的缩影,这里是中小钢厂的聚集区,小屯主干道附近分布着大成钢铁、振东钢铁、远东钢铁等企业,其中有的企业已经停产,有的仍在生产;此外,“小屯村欢迎您”六个红色大字的招牌也尤为显眼,似乎在昭示这里辉煌的过往。一家还在生产的企业员工告诉记者,厂区之前做了设备改造,将煤气改为天然气,减少污染才得以继续生产。
新宝泰钢铁及天柱钢铁则属于丰润区两家规模较大的民营钢铁企业,两家企业德扑圈官网下载官网分别显示,新宝泰钢铁已发展成集烧结、炼铁、炼钢、轧材、钢铁渣复合粉为一体,具有300万吨产能的河北地方重点钢铁骨干企业;天柱钢铁则具备钢坯360万吨、钢带280万吨、h型钢120万吨、高速线材12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。
调查期间,记者在天柱钢铁外看见,该公司宣传栏处张贴着《河北天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启动应急减排停限产方案》的通知,方案对烧结机以及竖炉等生产设施的停限产方式做了具体部署。
天柱钢铁一位负责环保工作的人士向记者表示,每次市政府启动应急响应的时候会给各个县、区发通知,各企业怎么限、停产一定要公示出来,以便上级领导或媒体监督检查。“这几天因为有重污染天气预警,这时候往往就会启动应急响应,如果天气晴朗,就会让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和设备正常运行,但是重污染天气下即使排放达标也必须要停,把空气污染物总量降下来。”
“各个省市发布的限产方案基本上都是应急方案,例如在供暖季,污染相对来讲比较严重,如果此时出现恶劣天气预警,钢厂等高排放企业肯定要进行限产。”迟京东说。
在上述环保负责人看来,不少小钢厂之所以停产,正是因为环保排放不达标。他告诉记者,为响应要求,天柱钢铁在环保方面做了一些提升。例如,原来使用静电除尘的工序改成了布袋除尘,原来30mg的布袋现在改成10mg或15mg的布袋,这些措施都使得排放进一步减少,这也构成了技术改造的一部分。
随着环保投入的加大,环保成本在吨钢生产成本中占比也在增加,该负责人告诉记者,目前公司吨钢总成本中,环保成本占170-180元左右,而去年这一数字还是100元左右。
反观现在很多钢厂说效益很好,迟京东认为,其中的原因在于之前的环保投入还不够。他告诉记者,按现在的钢材价格,如果考虑到环保成本实际上就没有那么高的利润了。“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环保设施,如果真的要达到国家要求的环保标准,一吨钢的环保成本就得200-300元,事实上,现在很